廟宇導覽
大媽
又稱鎮殿媽,是浩天宮內最大型的一尊媽祖神像,坐鎮於宮內正殿的神龕內,故稱為鎮殿媽,為泥塑金身,造型頭帶鳳冠,手持奏版,面部表情溫柔而不失莊嚴,雙眼下望,有俯視大地、德被萬眾的意涵。
二媽
由廟方在梧棲雕塑,據傳二媽為救世媽祖,會醫病,一般信徒若有身體上的病痛,皆會向二媽祈求庇祐。早期浩天宮的媽祖乩童,通常濟世救人都由浩天宮二媽降駕辦事,使得浩天宮媽祖的神威更加顯赫。
三媽
相傳是浩天宮的開基媽祖,爲浩天宮往北港進香主神之一, 據稱三媽個性極為剛烈,不能受嫌,但很顧家。
四媽
每次往北港進香,早期由八張犁的信徒恭請四媽到西螺大橋接頭香;近期接頭香已改由四媽頭香會擔綱
五媽
由廟方在梧棲雕塑,每次往北港進香,早期由大庄的信徒恭請五媽到龍井接香廣場接二香;近期接二香任務已改由五媽會擔綱
蓬萊媽
民國45年由北港士紳蔡培東先生私人刻贈,於每次前往北港進香時,蓬萊媽皆會隨團回北港省親,並於當晚恭請蓬萊媽聖駕回蔡培東先生家作客。
北港三媽
由廟方在梧棲雕塑,後來三媽顯聖自稱其神靈來自北港,故稱之為北港三媽。
北港四媽
當年乩童起乩指示北港朝天宮四媽(朝勝媽)要前來浩天宮,因此由北港朝天宮刻贈,原本將在該年進香回鑾之同時奉請回浩天宮,卻在進香隊伍抵達北港牛墟時,乩童再次起乩指示北港四媽要親自接駕,進香隊伍即停留在當地等候,當時由現任主任委員柯瑞文先生跑步至北港朝天宮傳遞此訊息,北港廟方則由神轎班護送北港四媽前來迎接大庄媽聖駕,隨後於回鑾時一併奉請北港四媽神尊回浩天宮奉祀。
千里眼公順風耳公
在台灣各地的媽祖廟內皆配祀有千里眼及順風耳,兩者成為媽祖配祀神有多種傳說,常見者係稱千里眼為高明,而順風耳為高覺,二人皆為殷商紂王的部將,兄高明的眼睛能見千里之外之音,後來兩人皆在與周武王對峙的戰役中壯烈犧牲。
註生娘娘
註生娘娘是主司生育的神,在台灣民間亦稱為「註生媽」或「授子神」,因其掌管生育簿上生男女的記載,倍受婦女們的信奉與膜拜,以祈求早生貴子、一舉得男及生產順利。
觀音佛祖
觀音佛祖即一般俗稱的「觀音媽」、「觀世音普薩」或「妙善夫人」,「佛祖」是台灣民間對佛的尊稱。 在台灣媽祖廟的後殿幾乎皆為奉祀觀音佛祖的觀音殿(或稱佛祖殿),而大庄浩天宮在佛祖殿未增建前,原本觀音佛祖係供奉在北側廂房,一直到民國五十三年佛祖殿建構完成後,始將觀音佛祖迎至佛祖殿供奉,此尊神像後來被信徒偷偷請走,現在供奉在佛祖殿的觀音佛祖神像則是為後來重新雕塑之金身。
神農大帝
神農大帝是一般俗稱的炎帝神農氏,亦稱為「五穀王」、「五穀先帝」、「先帝爺」或「藥王大帝」。相傳神農大帝姓姜,生於厲鄉,牛首人身,長於姜水,固有聖德且以火德王,故號為炎帝。神農大帝不僅熟悉地力,發明耒耜,教導民眾種植五穀的方法,更曾試嘗各類藥草,為人民醫治疾病,後人為感念其偉大的貢獻,因而立廟來崇拜奉祀,是為農民、藥店及醫生的守護神。
清水祖師
清水祖師即是一般所稱之「烏面祖師」、「祖師公」,或者稱為「顯應祖師」、「照應祖師」及「落鼻祖師」。 清水祖師的神像為身披僧衣,面色黝黑,故民間俗稱為烏面祖師,據傳清水祖師俗姓為陳,單名應,是福建清溪縣蓬萊山的僧人,法號普足,因在幽靜的清水嚴修道時,洞穴中有畬鬼居住,為爭奪洞穴的居住權,普足和畬鬼相約鬥法,結果畬鬼將洞中的普足用火薰燒七天七夜,普足僅被薰黑了臉,餘則毫髮無傷;普足則將布懸於崖上,令畬鬼坐於布上,畬鬼終因法力不足而使布斷裂,落入崖中。後人也因此將清水祖師的神像塑為黑面,才會有烏面祖師之稱。
至聖先師
至聖先師即一般民間所稱的「孔子公」、「孔夫子」,姓孔,名丘,字仲尼,為春秋時代魯國人,曾問禮於老聃;學樂於萇弘;學琴於師襄,博學而多聞,訂禮、樂;作春秋,收弟子三千,學問淵博、揚名於世者有七十二人,有教無類,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。 孔子去世後,魯哀公在孔子的故鄉曲阜興建孔子廟,是為孔子廟之濫觴,到了唐太宗時,更下詔各州縣皆設立孔子廟,於是孔子廟便遍及全中國,而孔子成為漢民族的「萬世師表」。
關聖帝君
關聖帝君即為一般所稱的「關公」、「關帝爺」或「武聖」,姓關,名羽,字雲長,為三國時代蜀國人,與劉備,張飛結為異姓兄弟,忠肝義膽,協助劉備形成三國鼎立之局勢。 不論是在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或民間戲曲的故事裡,諸如「千里尋兄」、「關公保二嫂」、「過五關斬六將」、「華容道義釋曹操」、「單刀赴會」、「水淹七軍」等膾炙人口的故事,關公的大智、大仁、大勇的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形象,流傳萬古,致使世人尊稱為「武聖」。
湄洲媽
湄洲媽因走私而被海關沒收,而後恭請至浩天宮內奉祀,因來自大陸的湄洲地區,故稱為湄洲媽。